我校隆重召开2016年科技工作大会

发布时间:2016-09-30浏览次数:187

6月22日下午,我校在图文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2016年科技工作大会。校党委书记吴松,校长胡寿根,庄松林院士,林宗虎院士,党委副书记孙培雷,副校长刘平、田蔚风、吴忠,总会计师赵明出席大会,学校科研骨干、科技工作获奖代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300余人与会。会议由刘平主持。6月22日下午,我校在图文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2016年科技工作大会。校党委书记吴松,校长胡寿根,庄松林院士,林宗虎院士,党委副书记孙培雷,副校长刘平、田蔚风、吴忠,总会计师赵明出席大会,学校科研骨干、科技工作获奖代表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300余人与会。会议由刘平主持。

科技明星成果斐然荣登奖台

刘平做题为《抓住机遇、创新引领、重点突破 着力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》的工作报告。报告全面介绍了我校在“十二五”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,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,明确了“十三五”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与举措,并号召全体教师再接再厉,再创科技工作新辉煌。

  副校长刘平作工作报告(王博 摄)

 

吴松书记和胡寿根校长分别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(王博 摄)

会议表彰了2013-2015年度科学技术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。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、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、理学院获得“科研工作优秀组织奖”,上海太赫兹波谱与影像协同创新中心被评为“协同创新优秀团队”;张华、艾连中获得“科技成果贡献奖”,丁德锐、余灯广获得“学术论文贡献奖”,朱亦鸣、董洁霜获得“科研项目贡献奖”,刘箐获得“知识产权贡献奖”,吴兆林获得“国防科研贡献奖”。胡寿根、吴松分别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杯,并表示热烈祝贺与敬意。

科研之路上下求索只争朝夕

教授代表张华在分享自己十几年科技工作的喜悦、艰辛与经验时说道:“科研工作要与国家需求、学校优势、国际发展趋势保持一致,要学会跟跑、并跑,坚持下去就是领跑!”正是坚守和践行“共苦、共有、共享”的理念,让他和他的团队摘得了国家级荣誉。青年教师代表彭滟讲述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感悟。在繁复而枯燥的调试与测验中,她和团队成员不顾冬天的酷寒日夜奋战实验室,最后因找到症结而欣喜,看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样机在迭代更新中不断趋于稳定,她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,也深刻体悟到“选题要有国际前沿性,要有重大社会价值,团队要有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授代表张华做分享(王博 摄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青年教师代表彭滟做分享(王博 摄)

  胡寿根:“在重要科技领域争取跻身一流,在国家级平台建设上有新建树,在基础研究领域稳步扩大影响,在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方面勇于探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胡寿根校长讲话(王博 摄)

  胡寿根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的科研成绩,他强调,一流科研是培养一流人才、汇聚一流师资、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,同时指出,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,学校“国字头”科研成果不够,尚未形成科研集群性效应,成果的独创性、排他性有待提升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。他希望全体科技工作者继续秉承求真务实、勇攀高峰的治学态度和钻研精神,把科技创新视为不懈的追求,在重要科技领域争取跻身一流,在国家级平台建设上有新建树,在基础研究领域稳步扩大影响,要提升原创、发展特色、增强势能,并在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方面勇于探索,为实现一流理工大学的共同理想贡献才智和力量。

  吴松:“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促进学科交叉,做好系统集成,谋求原始技术创新,提升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,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。”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吴松书记讲话(王博 摄)

  吴松指出,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,充分发挥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。学校要把学科建设作为龙头任务,充分激发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。科学研究要立足前沿,引领变革,促进学科交叉,做好系统集成,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,谋求核心技术、共性技术的原始创新与突破。主动对接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,大力提升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。主动关心一线教师,大力营造开放、自由、宽容的学术氛围,鼓励学术交流,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机会,他号召全校师生此次科技大会为起点,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,再创“十三五”科研工作的新辉煌,为上海理工大学建设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而努力奋斗!

 

<